风口和巨亏,在转瞬之间。关乎国计民生的养猪大业,既能迅速让猪企坐上财富火箭,但稍微有些风吹草动,也能马上让其跌入巨额亏损的深渊,回顾近几年的养猪业,用“天翻地覆”来形容也不为过...... 曾经的养猪第一股深陷泥潭,牧原、正邦、双汇又有大动作!巨头也撑不住了?
“养猪业”在中国能占多大份额?养猪对于中国来说,有多重要?众所周知,中国人对猪的喜爱无人能及,一年至少要吃掉7亿头猪。即便是2019年猪肉价格飙升时,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也超过了20公斤!
祖上教导:猪是家中宝,粪是地里金。新中国成立初,养猪是头等大事。它不仅解决吃肉问题,猪粪也能作为肥料,基本全身都是宝,所以在当时,猪是公认的“六畜之首”,养猪和种粮同等重要。
新中国的首个万元户就是靠养猪致富。1979年2月19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《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》的文章,讲述了新中国第一个“万元户”黄新文的故事。而他致富的手段也没有太复杂,只是养了25头猪。
正是猪肉的庞大需求催生了庞大的生猪市场,从而形成了当前牧原股份、温氏股份和正邦科技三大养猪巨头的市场格局。
凤凰涅槃,浴火重生
2018年至当下,是养猪业极为动荡的几年。2018年8月3日,非洲猪瘟登录中国辽宁省,接着以飞快的速度席卷全国。
全国大小的猪场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了“非瘟”的侵袭,一旦猪场里有一头猪感染,若是防治不及时,严重点讲,甚至能达到团灭“猪场”的效果。
即便所有猪场都开展紧急防治,但依旧没能阻止非瘟带给养猪业的巨大损失。一时间,“飞吻”成为当时霸榜养猪业的热词。
曾经的养猪第一股深陷泥潭,牧原、正邦、双汇又有大动作!巨头也撑不住了?
然而,祸福相依。因2018年非瘟的侵袭,致2019年市场上的“二师兄”急剧减少,生猪的供不应求让二师兄身价一路飙升。这种情况也让资本群体看到了商机,乘着政策鼓励养猪的快车,大规模的加入扩栏增产的大军。
在猪肉价格疯涨,高峰期的时候,曾经一度达到50元/斤的高价,而且还供不应求。很多养猪企业也从前2年的养猪中赚得盆满钵满,各个喜气洋洋,很多散户都跑县城买几套房了,因为赚钱实在太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