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季节更迭,气温逐渐降低,冬天的脚步已经临近,对于养殖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。低温、湿度、寒风等因素不仅影响猪的生长性能,还增加了猪患病的风险。为了帮助养猪户更好地应对冬季气候带来的挑战,小编特别整理了以下饲养管理要点及需要注意事项,以供大家查漏补缺!
冬季气候对养猪的影响
1、温度下降导致生长速度减缓
低温环境下,猪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,这会导致其体内脂肪储备的更快消耗,从而降低生长速度并延长养殖周期。如果猪舍温度低于适宜温度的下限,猪只的免疫力会降低,更容易感染疾病。
2、湿度增加引发疾病
冬季为了保暖,养猪场通常会减少通风,导致湿度增加。湿度过高会使猪感到更加寒冷,降低其抗病力,加快病原微生物的繁殖,影响猪的生长,特别是对仔猪危害更大。适宜的湿度范围为65-70%,当湿度超过80%或低于50%时,对仔猪的生长不利。
冬季养猪注意事项
一、猪舍保温与通风
冬季昼夜温差大,猪舍保温显得尤为重要。首先,要及时修补猪舍的漏风部位,如裂缝、缺口、破顶等,防止“穿堂风”和“贼风”侵入。可以利用导风板将进入猪舍的冷空气上移混合后慢慢下降,减少冷空气对生猪的刺激。此外,可以在猪舍内部增设电热板、保暖灯等保温设施,特别是针对产房和保育猪舍,以提高室内温度。在猪舍地面铺设干草等垫料,也有助于保持猪只体温。
在保温的同时,也要确保猪舍的通风换气,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灰尘的积累。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时长进行通风,如天气晴朗、无风或风力较小的天气,一般在上午11点到下午2点,开启被风向天窗和通风口,促进猪舍内空气流通。
二、饲料管理
冬季气温低,猪只的消化、吸收能力下降,需要增加饲料中的能量成分,如玉米、大麦、豆饼等高热量饲料,以满足猪只的抗寒需求。同时,要确保饲料的干燥和清洁,避免饲料发霉变质。定期清理料槽,防止猪只因误食发霉饲料而引发疾病。
此外,冬季应给猪只提供温水饮用,以减少猪只因饮用冷水而引发的消化道疾病。可以在白天增加喂食次数,夜间零点左右再喂1次,以增强猪体的抗寒能力和生长发育。
三、卫生防疫
冬季是猪只呼吸道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,因此卫生防疫工作尤为重要。需加强猪只免疫功能,提高抗病毒能力。此外,还要保持猪舍的干燥和清洁,及时清除猪舍内的粪便和污物,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洗消毒,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。
四、日常管理
冬季青饲料较缺,猪只可能出现咬架“恶癖”,因此要在饲料中补给多种维生素、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并要强弱分群,大小分圈,适时阉割。同时,要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,及时发现并治疗患病猪只,防止疾病的传播。
此外,猪舍的检查和加固、猪场必需物资储备和应急管理工作也是冬季养猪不可忽视的方面。要确保猪场供电正常和用电安全、猪场供水正常和饮水卫生,以及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的检修,以降低损失。